當推廣認養被嗆「用買的比較快!」時 動保人該學會的價值與溝通觀念 https://goo.gl/zScH5J
先從客訴談起吧!
愛兔協會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收到客訴信件或電話,內容主要大致上都是認為認養的流程與手續繁雜,認為不如去買比較快..... 這幾年來「認養取代購買」的口號已經逐漸深植人心,但認養的「過程」卻經常被拿來與購買的「結果」做比較,從價格、速度、選樣甚至服務態度等一路比下去。承認吧!有些人「只是想要有寵物、而不是想照顧動物」,也因為這樣的心態,難怪總有些領養人面對程序與責任時,總會丟下一句「還不如用買的比較快!」
要好、要快、保證健康,最好免費送到家!? 若要方便迅速,直接到各縣市公立收容所最方便,只要填單就可領取,還可減輕收容所的壓力。但偏偏很多人就是不喜歡去收容所領,認為比較髒亂、健康有疑慮、嫌偏遠等等,而相對動保團體或個人中途所送養的動物似乎都照顧的比較好、比較親人甚至還做好了結紮。對於許多曲解了認養意義的人而言,認養就是要快、要好、保證健康,附贈用品還要免費送到家!
認養是「協助他(兔)需要,不是滿足我想要」 權責是相對的,大多數有責任的中途或動保團體,在送養上不太可能是「你要我給」的模式,基本的審核與面談是跑不掉的。以愛兔協會為例,每隻送養的寵物兔在救援回來後都經過醫療、復原並在完成結紮與晶片登記之後才讓民眾領養,這整段照顧過程所付出的心力相對於領養人的跑一趟面談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我們要知道,領養的價值核心並不是省錢與免費,認養取代購買的真諦在於參與過程以及面談後的思考,這包含了被拒絕。認養的真諦是「協助動物的需要,不是滿足自己的想要」,若民眾能瞭解這點,就會知道許多文章或討論串的回覆中那些爭執在快不快、方不方便、回報辛不辛苦等等其實毫無意義。一天到晚把「花錢買比較快」這句話掛在口中的人,其實在意的只是自己有沒有得到動物而已,他們並不在意其他動物面臨的苦處。
「協助動物的需要,不是滿足自己的想要」 不是你要我給的物品交換
領養不該是那麼膚淺的物品交換,志工將每次的送養過程當成一種社會教育,不厭其煩的反覆說明案件來源、故事、注意事項與健康提醒,當您開始嫌棄這反覆囉嗦又繁雜的手續過程時,志工可能早就為了這隻兔已經重複流程數十次了。願意給牠一輩子的照顧的人,是不會在乎這點的小麻煩。
送養的中途其實遠比想領的人還辛苦且繁雜,但抱怨的都是想領的人
透過面談認養過程的對話與問答,多少都可以讓一般民眾瞭解台灣動物困境與繁殖業的問題,遭婉拒後若能試著找出因素並思考、沉澱與改善,那麼無論是之後的重新再申請、找其它領養甚至決定不再飼養甚,其過程所提升的就不只是個人的滿足而是整個社會對動物友善程度的進步。最後,「認養取代購買」這句口號,要取代的絕對不是購買的「價錢」而是尊重生命的「價值」,共勉之。
喜歡這篇嗎? 文字的力量也是傳立正確動保觀念的正能量,透過閱讀與思考傳達出更深層的理解,您的支持可以讓愛兔時代更有持續產出優質文章的動力,不限金額您可自由贊助。https://p.ecpay.com.tw/927F0 |